孟浩然最经典的10首古诗词,被迫归隐田园的唐朝诗人

发布日期:2024-11-04 16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98
娇娇2024-10-24 22:19宁夏

孟浩然,(689年—740年),字浩然,号孟山人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。

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

因他未曾入仕,又称之为“孟山人”。

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生活,被誉为“诗星”。‌

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,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“王孟”,有《孟浩然集》三卷传世。

图片

01

《秋宵月下有怀》

唐·孟浩然

秋空明月悬,光彩露沾湿。

惊鹊栖未定,飞萤卷帘入。

庭槐寒影疏,邻杵夜声急。

佳期旷何许 ,望望空伫立。

赏析:

这是一首抒情诗,全诗以月夜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,也为我们了解孟浩然的诗歌风格和情感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。

图片

02

《渡浙江问舟中人》

孟浩然

潮落江平未有风,扁舟共济与君同。

时时引领望天末,何处青山是越中?

赏析:孟浩然擅长作五言诗,风格浑融冲淡。诗人将自己特有的冲淡风格施之七绝,往往“造境飘逸,初似常语”而“其神甚远”(陈延杰《论唐人七绝》)。此诗就是这样的高作。

全诗运用口语,叙事、写景、抒情全是朴素的叙写笔调,而意境浑融、高远、丰腴、完满。“寄至味于淡泊”(《古今诗话》引苏轼语,见《宋诗话辑佚》),对此诗也是确评。

孟浩然于唐开元初至开元十三年(725年)间,数度出入于张说幕府,但并不得意,于是有吴越之游。唐开元十三年(725年)秋,诗人沿汴河南下,经广陵渡江至杭州,然后,渡浙江之越州(今绍兴)。诗即作于此时。

图片

03

《宿建德江》‌

唐·孟浩然

移舟泊烟渚,日暮客愁新。

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。

赏析:是一首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,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,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抒发旅途愁思的诗。全诗淡而有味,含而不露;自然流出,风韵天成,颇有特色。

图片

04

《夏日南亭怀辛大》

唐·孟浩然山光忽西落,池月渐东上。散发乘夕凉,开轩卧闲敞。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。欲取鸣琴弹,恨无知音赏。感此怀故人,中宵劳梦想。孟浩然诗的特色是“遇景入咏,不拘奇抉异”(皮日休),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,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。《夏日南亭怀辛大》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。

此诗,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,闲话清谈,共度良宵。可人期不来,自然会生出许多惆怅。这种怀念故人的情绪一直延续到睡下以后,进入梦乡,居然在梦中会见了自己的好友。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,极有余味。

 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的感受。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,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,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;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,诗味盎然。文字如行云流水,具有朴素的形式美,层递自然,由景及意达到浑然一体,极富韵味。

《批选唐诗》评价此诗:写景自然,不损天真。

任何事情,在孟浩然笔下,都是清雅而闲淡的。

人生一知己,世事任风雨。有时候,友情并不逊色于爱情,但比爱情更经风雨。

图片

05

《留别王侍御维》

孟浩然

寂寂竟何待,朝朝空自归。欲寻芳草去,惜与故人违。当路谁相假,知音世所稀。只应守寂寞,还掩故园扉。

 此诗是孟浩然游京师,应进士试,失意后所作。据《旧唐书·文苑传》载,孟浩然“年四十,来游京师,应进士不第,还襄阳”。又据《新唐书·孟浩然传》载:王维曾邀孟浩然入内署,“俄而玄宗至,浩然匿床下,维以实对。帝命其出,并问其诗,浩然乃自诵所作(指《岁暮归南山》),至'不才明主弃’句,玄宗曰: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。因放还。”于是孟浩然决定归隐山林,但不忍心与朋友分别,就写下了这首诗。

图片

06

《夜归鹿门山歌》

唐·孟浩然

山寺钟鸣昼已昏,渔梁渡头争渡喧。

人随沙岸向江村,余亦乘舟归鹿门。

鹿门月照开烟树,忽到庞公栖隐处。

岩扉松径长寂寥,惟有幽人自来去。

诗人在黄昏时听到寺院里的钟声在山谷中悠悠回响,渔梁渡口处人们争相过河归家,喧闹中带着满心的欢喜。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在黄昏的映衬下如同一幅水墨画,我也乘坐一叶小舟在返回鹿门,路上看到鹿门山在月光映照下云山碧树渐渐显现在眼前,好似忽然来到了东汉时庞德公曾隐居的地方,岩壁门外,松径寂寥。而此时只有孟浩然与山林相伴,与尘世隔绝,把先生恬淡超脱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。诗笔法顺畅,语调平和,语言质朴,自然流露,笔墨省净,点染疏豁,情感真挚是人生境界的心路表白,正是流传千古的绝妙之处。

图片

07

《与诸子登岘山》

唐·孟浩然

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。水落鱼梁浅,天寒梦泽深。羊公碑尚在,读罢泪沾襟。

首联,诗人凭空落笔,似不着题,却点出一个平常的道理,引发感慨:人间事物总是在不停的变化,朝代的更替,家族的兴衰,人的生老病死、悲欢离合;寒来暑往,春去秋来,时光流逝,便分古今。颔联承接上联。“江山留胜迹”承“故“古”,“我辈复登临”承“今”。颈联写诗人登山之所见。诗人登山望远,水落石出,草木凋零,一片萧瑟。由于“水落”,鱼粱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,故称“浅”;辽阔的水泽之地,一望无际,故称“深”。诗人抓住了当时当地特有的景物,表现出时序。尾联抒发感慨。一个“尚”字,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内容。诗人想到四百多年前的羊祜:他为国效力,为民谋福,所以名垂千古,与山俱传,而自己至今仍为“布衣”,无所作为。

好一个泪沾襟,古人哀古人命运多舛时运不济,今人读诗复哀古人矣。

图片

08

《田家元日》

唐 孟浩然

昨夜斗回北,今朝岁起东。

我年已强仕,无禄尚忧农。

桑野就耕父,荷锄随牧童。

田家占气候,共说此年丰。

赏析:

《田家元日》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作五言绝句。

这首诗叙写了诗人新年伊始的心绪。前四句写时光匆匆,又一年开始了,自己已届四十,仍未做官,不禁产生淡淡的哀伤。后四句写自己与牧童、农人一起推测气候、年成,不觉又有一丝自适之情。全诗没有明显的起伏,语调平和,而静味深长。尾句“共说此年丰”当有双重含义:一是指农田耕种的丰收,二是企盼即将去长安赴试有一个好的结果。

诗人借诗抒情,隐隐透露了不甘隐居躬耕的心情。

09

《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》

唐·孟浩然

旅人游汲汲,春气又融融。农事蛙声里,归程草色中。独惭出谷雨,未变暖天风。子玉和予去,应怜恨不穷。 

赏析:

已然谷雨季,春风和融,诗人在草色萋萋中踏上归程,友人啊,要不要随我同去?

图片

10

《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》

【唐】孟浩然

林卧愁春尽,搴帷览物华。

忽逢青鸟使,邀入赤松家。

金灶初开火,仙桃正发花。

童颜若可驻,何惜醉流霞。

这首诗描述诗人前往梅道士山房做客的情景,描写了道士房中的景物,从而展示了道士生活的特色,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。“林卧愁春尽,搴帷览物华”两句描写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,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,与自然界的每一变化息息相通,恬淡而自然的情怀。“愁春尽”为下文的祈求长生做好铺垫。“忽逢青鸟使,邀入赤松家”两句写道士派使者来相邀赴宴,诗人喜出望外,愁怀顿释。这两句点题,诗人的感情也由愁转喜,表现出他与梅道士之间的深厚情谊。

“金灶初开火,仙桃正发花”两句才转入正题,但并没有对宴饮的具体场面多作描写,而着意于描绘梅道士居处的环境,景色幽美,仙气弥漫,使人流连忘返。“童颜若可驻,何惜醉流霞”两句点题中之“宴”字,宾主二人饮得十分欢畅,不时举杯祝酒,共同祝愿彼此青春常在,健康长寿。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心愿,又很切合道家中人祈求长生的愿望。在梅道士家所经历的一切都笼罩着一股仙气,所以诗人浮想联翩,希望借流霞美酒一醉,与仙家同班,永葆青春,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意境。

诗人以隐士身份而宴于梅道士山房,因而借用了“金灶”“仙桃”“驻颜”“流霞”等仙道术语和运用“青鸟”“赤松子”等典故,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,赋予游仙韵味,流露了向道之意。此诗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风格迥异,它以诙谐浪漫的笔调,巧妙地应用仙家典故和道家术语,涉笔成趣,表现了诗人洒脱的气度和对梅道士亲密友好的感情。虽为一般应酬之作,但语出自然,妙句天成。时光已逝,学生生涯即将结束了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天予不取,反为之灾
下一篇:没有了